bet365最新技巧 - 首页 > 佛教教育
空性见与持戒
文章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4-4-3 点击数: 1138 次
空性见与持戒
阿希荣博堪布
《中论》颂云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即中道义。”
事物依因缘而生住,其概念、定义、各种特性,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,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,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,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。
佛说“空”,并不是说一切断灭,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。譬如水中月影,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,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。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。
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、一开始就在那儿,则只能有一幅图案,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。同理,一切事物若固有、恒常,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,一切就是僵死的。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,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。
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,事物是空性的表达。
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,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,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“湿”,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“甜”。
进一步说,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,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,如梦中的山水人物。
感受、思想、意识也是这样,本质为空,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,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,虽有显现,当体即空。
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,从而减少烦恼,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。可以说,对空性的了解越深,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,取舍因果就越谨慎。《大般若经》云:“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,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,方是正法也。”
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,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,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,都是因是缘,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、现在未来、今生来世。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我们的概念、判断、推理乃至感觉、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,像贪婪、嗔恨、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,不仅伤害身心,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。
止息了烦恼,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,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,很难真正了解、体验空性,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,切实对治烦恼,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。
佛在《圆觉经》中说:“末世众生希望成道,无令求悟,唯益多闻增长我见。但当精进降伏烦恼,起大勇猛,未得令得,未断令断。贪嗔爱慢,诌曲嫉妒,对境不生。彼我恩爱,一切寂灭。”
现在很多人学佛,只想“开悟”,不想断烦恼;或者未证谓证,一身烦恼,而做出高深自在的样子,好像没有烦恼。
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,末法时期的人,福报智慧浅薄,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“开悟”,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,对自我的执著反倒更强烈了。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,相续调柔了,修行才能有所进益,才能树立坚定地正确的见地。
善知识指点提携,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,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力亲为,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。自心烦恼不伏,妄念颠倒,“善知识虽有教授,救不可得”。
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,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、杂念。没有定作为基础,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,即使生起一点点智慧,也是力量极其微弱,犹如风中之烛,无法驱除愚痴黑暗。
定分为止和观。止,偏向于不起分别,专注一境;观,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,以分别止分别。止观相辅相成,不可偏废。如果单修止,不修观,容易堕入无想定,空心静坐,一坐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。
得下需要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,身心都要宁静、专注、敏锐,不紧不松,恰到好处。做到这样是需要持戒的。持戒,即通过持续、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。如果连身体也管不住,如何去调伏比身体更难以捉摸的心呢?管不住心的话,定就无从谈起。所以,定的基础是戒。
戒关非象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,硬性制定的律法,没多少理由地规定必须这样,不准那样。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。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,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。出于悲心,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。这就是戒律的由来。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,灭诸过失。
受戒是自愿宣誓,表示自己决心要做什么、不做什么,没有人强迫和命令你必须这样那样。一旦你自己发下了誓言,就该恪守之。没做到的话要忏悔,并不是因为不忏悔你就会触犯某个主宰者的权威而受其惩罚,而是因为不当行为会带来恶性后果,伤害到你自己,所以要通过忏悔,通过心的改变去改变缘起,并最终改变结果。
众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强有弱,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,使众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能力,有选择地受持,可以受一条、受多条,也可以受一天、受一生。
戒、定、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,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,依此而断烦恼,出生死。理论上说,戒、定、慧有个先后顺序,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,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,先戒、再定、再慧。
在较深刻的层面上,戒定慧一体无二。清静持戒,便是定,便是慧。定,便在戒中,在慧中。无漏智慧显发出来,便无时无地不在戒、定。
认为随心所欲,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,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,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,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。然而这种误解现在很流行。
初学者尤其应该牢记,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。”
阿希荣博堪布
《中论》颂云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即中道义。”
事物依因缘而生住,其概念、定义、各种特性,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,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,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,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。
佛说“空”,并不是说一切断灭,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。譬如水中月影,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,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。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。
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、一开始就在那儿,则只能有一幅图案,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。同理,一切事物若固有、恒常,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,一切就是僵死的。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,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。
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,事物是空性的表达。
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,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,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“湿”,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“甜”。
进一步说,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,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,如梦中的山水人物。
感受、思想、意识也是这样,本质为空,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,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,虽有显现,当体即空。
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,从而减少烦恼,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。可以说,对空性的了解越深,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,取舍因果就越谨慎。《大般若经》云:“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,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,方是正法也。”
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,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,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,都是因是缘,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、现在未来、今生来世。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我们的概念、判断、推理乃至感觉、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,像贪婪、嗔恨、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,不仅伤害身心,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。
止息了烦恼,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,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,很难真正了解、体验空性,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,切实对治烦恼,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。
佛在《圆觉经》中说:“末世众生希望成道,无令求悟,唯益多闻增长我见。但当精进降伏烦恼,起大勇猛,未得令得,未断令断。贪嗔爱慢,诌曲嫉妒,对境不生。彼我恩爱,一切寂灭。”
现在很多人学佛,只想“开悟”,不想断烦恼;或者未证谓证,一身烦恼,而做出高深自在的样子,好像没有烦恼。
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,末法时期的人,福报智慧浅薄,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“开悟”,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,对自我的执著反倒更强烈了。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,相续调柔了,修行才能有所进益,才能树立坚定地正确的见地。
善知识指点提携,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,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力亲为,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。自心烦恼不伏,妄念颠倒,“善知识虽有教授,救不可得”。
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,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、杂念。没有定作为基础,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,即使生起一点点智慧,也是力量极其微弱,犹如风中之烛,无法驱除愚痴黑暗。
定分为止和观。止,偏向于不起分别,专注一境;观,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,以分别止分别。止观相辅相成,不可偏废。如果单修止,不修观,容易堕入无想定,空心静坐,一坐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。
得下需要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,身心都要宁静、专注、敏锐,不紧不松,恰到好处。做到这样是需要持戒的。持戒,即通过持续、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。如果连身体也管不住,如何去调伏比身体更难以捉摸的心呢?管不住心的话,定就无从谈起。所以,定的基础是戒。
戒关非象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,硬性制定的律法,没多少理由地规定必须这样,不准那样。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。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,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。出于悲心,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。这就是戒律的由来。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,灭诸过失。
受戒是自愿宣誓,表示自己决心要做什么、不做什么,没有人强迫和命令你必须这样那样。一旦你自己发下了誓言,就该恪守之。没做到的话要忏悔,并不是因为不忏悔你就会触犯某个主宰者的权威而受其惩罚,而是因为不当行为会带来恶性后果,伤害到你自己,所以要通过忏悔,通过心的改变去改变缘起,并最终改变结果。
众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强有弱,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,使众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能力,有选择地受持,可以受一条、受多条,也可以受一天、受一生。
戒、定、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,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,依此而断烦恼,出生死。理论上说,戒、定、慧有个先后顺序,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,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,先戒、再定、再慧。
在较深刻的层面上,戒定慧一体无二。清静持戒,便是定,便是慧。定,便在戒中,在慧中。无漏智慧显发出来,便无时无地不在戒、定。
认为随心所欲,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,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,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,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。然而这种误解现在很流行。
初学者尤其应该牢记,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。”